景德镇别名“瓷都”,陶瓷享誉全世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
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人民广场是景德镇重要商业、休闲、文化中心,是城市九条道路的交汇点,是城市中心交通转换的咽喉,广场自身的环境品质和交通运行状况对城市的整体秩序和形象的影响十分重要。目前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地区交通拥堵日益加剧,交通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为此,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局委托我院开展《景德镇人民广场交通改善规划方案》。
景德镇人民广场图
人民广场周边交通状况图
人民广场周边道路交通事故图
二、 研究目标
以问题为导向,以“微易更新”为基本手段,优化周边路网布局,合理组织交通运行,面向全局提出人民广场系统性的交通改善方案设计,保证交通运行秩序与安全,有效提升广场及周边环境品质与出行效率。
三、 研究重点
针对人民广场复杂的交通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分层次、多视角”的分析方法,按照“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建管并举”的原则,提出宏观功能优化、广场微易更新和管理水平提升三大交通改善策略,并强化改善策略的落地性和实施性,形成用地优化调整、路网体系完善、交通组织优化、慢行品质提升、公交设施改造、精细化设计和停车管理提升7大改善工程。
改善策略分解图
四、 成果内容与特色
本次研究采用了无人机、高清视频、人工、车牌号等多种交通调查方式,有效识别了各个进出口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情况。发现超过1/3为穿越性交通,极大增加了人民广场的交通压力。
采用无人机调查
无人机拍摄广场周边道路与交通现状图
2、提出“微易更新”等交通改善理念,并大胆提出城市道路自行车道单侧双向设置的组织模式
“微易更新”顾名思义就是微小而容易的交通改善措施,主要措施包括次支路网建设、单向交通组织优化、交通秩序治理、交通组织优化、标志标线调整、公共停车场建设与停车需求管理、慢行空间保障、公交站台改造等。特别是针对广场机非混行、非机动车逆行等问题,结合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多方案比选,大胆提出了城市道路自行车道单侧双向设置的组织模式,分析并优化相交路口单侧双侧的转换切换模式,在创新的同时紧密结合了当前现状交通流活动特性。
交通渠化设计图
3、首次针对九线汇集的大型广场提出系统性的改善方案
在宏观层面,完善路网体系,加快南北向疏解通道建设,新建通站路北延,扩宽改造中华路;增加东西向联系通道,扩宽改造风景路;完善周边次支路网。微观层面,提出广场交通渠化设计方案,保障慢行空间、归并公交站台、新增立体过街设施和路外公共停车场,完善标志标线,提出系统的交通改善方案。最后提出打造7大交通改善工程,共47条行动,指导人民广场交通改善措施实施。
五、项目意义
本项目在交通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微易更新”等交通改善理念及具体改善方案,通过最小成本最小影响的改善措施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广场地区的交通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项目中采用的理念与具体方案对今后相关交通改善项目开展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研究成果拟定了综合交通改善措施,并基于安全保障和效率提升提出了详细的建设计划,对景德镇人民广场地区交通规划建设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和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