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南京城交院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
综合交通规划四所 刘鹏
本次规划积极响应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发展愿景,在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充分对接的基础上,结合六合发展诉求,提出了六合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构筑苏皖交界的南京北门枢纽新区、畅达新区、绿色新区,形成外达内畅、公交优先、绿色智慧的健康交通体系。
1、突破传统,提出都市圈中心城区边缘新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思路
2、完善技术,构建同城一体的综合交通规划方法
本次规划提出了构建同城一体的综合交通规划方法。通过国内外同类城市经验借鉴,分析核心城市30-50km范围内的中等城市与核心区的联系强度与方式结构。其次,在南京综合交通规划模型基础上,细化六合区交通小区,建立包括江南主城、江北直管区及周边城市的交通需求模型,进行了交通一体化背景下不同联系强度的战略测试,分析在不同联系强度下,六合与各地区以及六合内部各街镇之间联系需求。在交通需求预测基础上,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走廊分布、重点节点,构建城市“双快”交通体系,促进同城融合,同时规划宁滁扬一体对接通道,强化六合副城对天长、仪征、来安的辐射力,突出六合区域地位。最后对同城交通体系从需求匹配、运行效率、可靠便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3、塑造健康交通,打造融合最新规划理念的健康新区
六合规划人口60万人,形成5公里半径的紧凑集约的空间,适合建立绿色交通主导的交通模式。本次规划紧密结合六合发展特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有效落实“绿色健康”“可移动性规划”“供给侧改革下设施利用”“小街区、密路网”等先进理念,构建了六合健康交通体系,促进了城市快速有序发展。
4、彰显特色交通,打造雄金高质量综合发展轴
六合旅游资源丰富,未来将打造成为全国地质文化体验特色区、长三角深度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南京都市圈乡村微度假先行区。本次规划通过构建雄金综合交通走廊,串联各个旅游景点,打造雄金发展轴,形成由市域轨道、快速道路、水上线路、市域绿道、旅游铁路构成的复合型交通走廊,有效支撑雄金高质量综合发展轴。
本项目针对都市圈中心城区边缘的新区优化了规划思路,并提出了同城一体的综合交通规划方法,从需求预测、案例借鉴、双快引领、同城对接、方案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全面规划研究,技术方法有所突破。规划方案更具针对性,论证过程科学,贴近城市需要,特色鲜明。提出的规划方法不仅适用于六合综合交通规划,对今后国内其他类似城市都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较强的指导意义。
研究成果提出的规划方案已反馈至市综合交通规划项目组,并纳入到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区总体规划中,实现区-市联动,对于下阶段开展的交通专项规划具有较大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