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名单公布。我院党委委员、副总工程师、TOD研究中心(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城乡规划师、东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专业治理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彭佳博士成功入选。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彭佳博士继2022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之后,再次入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可喜可贺,热烈祝贺!
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是江苏省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重要人才计划,是江苏省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的核心举措。该工程自1997年开始实施,每5年评选一次,目前已累计培养高层次人才超2万人次,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及行业领军人物,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彭佳博士此次入选“333工程”,实现了我院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彭佳博士深耕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领域二十余载,主持开展或承担了包括南京、杭州等省会城市和河北雄安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等国家级新区在内的各类城市、区域交通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交通详细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等项目百余项。彭佳博士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南京都市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南京市过江通道研究、南京主城交通拥堵治理等在内的重大项目,构筑了面向特大城市的完整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链条,并将南京的成功实践和先进经验推广到了雄安、杭州等地。凭借精心的态度、精湛的技术和精诚合作的精神,彭佳博士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地创造了众多一流的规划设计咨询作品,项目成果受到众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获得各类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数十项。
彭佳博士始终秉持"技术立身、创新致远"的职业信仰,从业二十多年,规划设计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研究成果突出,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各类重大项目和科研课题既具有理论高度,又不乏实践深度。作为全国首个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项目的负责人,彭佳博士的研究成果成功促成了《南京市控详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导则》《南京市地块出让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和《南京市建筑项目交通设计导则》等标准的编制发布,从根本上重塑了交通影响评价管理机制。
为解决自然资源系统业务工程(专项)实际难题,彭佳博士开创性地探索了响应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交通详细规划编制方法,并在南京江北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多个国家级新区落地应用推广,该方法有效完善了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强化了规划从宏观层面到中微观实施层面的有效衔接,实现了规划之间的有效传导,极具标杆示范意义。凭借其在自然资源系统和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卓越贡献,彭佳博士2022年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
建院以来,我院始终坚持和发扬“创新、开放、协同、务实”的发展理念,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始终秉持“为政府当好决策参谋、为社会履行责任当担、为行业树立前沿标杆”的宗旨,始终致力于城市与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十余载风雨兼程,硕果累累,我院完成了千余项规划设计与科研项目,专业涵盖交通规划与设计、智慧交通与大数据、城市规划与设计等,获得各类奖项400余项,组建并锤炼了一支由全国人大代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资深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江苏省设计大师领衔的,具有卓越水平和丰富经验的精英团队。接下来,我院将进一步立足城市交通发展实际,转变自身工作方式,研究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在课题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展现宁城交作为,为城市与交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宁城交力量!